01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会见俄罗斯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部长法利科夫
2025年8月22日,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会见了俄罗斯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部长法利科夫一行,双方就深化中俄科技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阴和俊表示,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中俄科技创新合作成果丰硕。中国科技部愿与俄罗斯科学和高等教育部进一步加强科技发展战略对接,密切科技人文交流,深化基础研究合作,推动大科学装置共建共享,拓展新兴和前沿领域合作,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合作为两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贡献。
法利科夫介绍了俄罗斯国际科技合作政策和科学领域重点工作。他表示,中俄科技合作前景广阔,希望双方在大科学装置、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多边科技合作等领域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为两国乃至全球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02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强调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0日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研发生产更多优质高效的好药新药,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李强指出,要在生物医药这条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希望大家锚定国际前沿和重要领域,重点围绕新靶点、新化合物、新作用机理等,集中协同开展科研攻关,多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多培养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人才,不断夯实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根基。要及时发现临床价值高、转化潜力大的创新药项目,加强跟踪服务,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要大力培育优质企业,在人才、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合作,持续提升企业创新力、竞争力。
调研中,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企业和投资、研发、医疗机构负责人发言后,李强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事关人民健康福祉。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凝聚创新合力,尽快取得更大突破。要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产业发展,提高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诊断治疗、生产流通等环节智能化水平。要强化产品研发、审评审批、管理使用等政策衔接和协同配合,优化药品集采和谈判议价机制,加大高水平创新药应用指导力度。李强强调,要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材料等,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的研究阐释,丰富治疗方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03 工信部召开第十一次中小企业圆桌会议
8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一次中小企业圆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听取企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单忠德出席会议。
会上,来自装备制造、半导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的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介绍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攻关、强链补链等方面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挑战,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李乐成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就所反映的困难问题和政策建议与企业家深入交流讨论。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树牢家国情怀,把企业发展主动融入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国家战略之中,增强发展信心,保持转型升级定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危中寻机,争取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的发展。要强化创新引领,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着眼打造更多“独门绝技”,既要注重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等“硬创新”,又要加强组织创新、营销创新等“软创新”,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带领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发展和帮扶并举,着力完善“政策法规”“优企培育”“公共服务”体系,在研发创新、供应链保障、资金扶持、市场开拓、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04 工信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征集食品加工领域生物制造创新技术应用方向
为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推动食品加工领域生物制造创新技术应用,加快研发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开展食品加工领域生物制造创新技术应用方向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征集要求
围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食品及饮料加工制造等领域,征集合成生物学、发酵工程、酶工程等生物制造创新技术应用方向和可能取得突破的优秀实践案例。应用方向应符合“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求,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推广应用价值,可参考《食品加工用遗传修饰微生物安全性评价申报材料要求(试行)》。应用方向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相关产品国内研发完成,已进入小批量试产或规模化生产阶段;
2.相关产品有充分研究成果证明其安全性,或在其他国家(地区)已通过相关审批,允许用于食品加工生产;
3.相关产品已达到或即将达到国内“三新食品”(即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申报条件,但尚未获批。
二、推荐单位要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全国性行业协会等,具有良好的生物制造研发生产能力或研究基础,各项管理运行制度健全,近3年无重大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等问题,经营状况和信用记录良好。每家单位最多推荐5个产品。
05 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第二批申报和首批评估工作
一、开展第二批申报工作
(一)申报条件。
申报参加第二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的企业、区域商标品牌主体和商标品牌指导站,应符合《行动方案》所规定的条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先申报。已参加首批行动的主体,以及地理标志主体不参加本次行动。
(二)工作程序。
1. 申报。各省级知识产权局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意愿的企业、区域商标品牌主体和商标品牌指导站,填写申报材料(附件1—3),申请参加第二批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
2. 推荐。各省级知识产权局对申报主体的基础条件、申报材料的真实性等进行审核,在规定的名额上限内,择优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荐(附件4)。
3. 复核。国家知识产权局经复核及公示,确定参加第二批行动的名单。
二、组织首批成效评估
(一)情况报送。各省级知识产权局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公布首批参加“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的通知》(国知办函运字〔2023〕1106号)公布的名单,组织首批参加行动的企业、区域商标品牌主体和商标品牌指导站,填写年度建设情况(附件1—3)。
(二)总结评估。各省级知识产权局结合《行动方案》要求,总结实施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的主要举措、成效和特色经验(附件5),推荐报送典型案例(附件6)。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根据报送材料,对行动开展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利用各类平台、活动广泛开展宣传,发挥引领作用,讲好中国商标品牌故事。
【本站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该篇文章,主要解读科技咨询知识及传递、交流政策奖补信息,以便您学习或了解政策知识,请不要用于其它用途;
2、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并非来源于本网站,更非本网站提供,与本网站无关,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务,本网站对于该类商标、标识不拥有任何权利;
3、本网站不对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担保;
4、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仅系客观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该项目详细的资讯,请您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