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技创新的宏伟蓝图中,一股新的力量正在崛起,随着今年7月份以来,甘肃省、江苏省、南京市和成都市等地的党委科技委员会相继召开首次会议,代表着各地党委科技委员会的相继亮相,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科技领域的战略意志,昭示着一个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新发展阶段正徐徐展开。
现在,让我们深入挖掘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的深层含义,从国家到地方,从宏观政策到具体实践,全面解读这一系列成立活动所传递的强烈信号。
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重视
今年6月25日,全国科技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以“中央科技委员会主任”的身份亮相,凸显了中央科技委员会在国家决策中的核心作用。去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印发,明确了中央科技委员会的组建,旨在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技体制改革。
中央科技委员会的职能是:
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审议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研究确定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和重大科研项目,统筹布局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统筹协调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等,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
省级层面的科技创新响应
一年来,省级党委科技委员会的建立和运作,体现了地方对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积极响应。7月5日,江苏省委科技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省委书记、省委科技委员会主任信长星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了对科技领域的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资源整合。河南、内蒙古、浙江等省份也相继成立了省级党委科技委员会,多数由省委书记、省长担任“双主任”,展现了地方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不仅如此,不少地方还出台相关文件,对重点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比如:
《内蒙古日报》4月29日报道,在自治区党委金融委员会、科技委员会会议上,审议通过《关于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首批科技“突围”点位实施方案;6月7日,江西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省委科技委2024年工作要点》《江西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等文件。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各地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深。
市级层面的科技创新行动
7月11日、16日,南京市委科技委、成都市委科技委也先后亮相,南京同样是市委书记、市长“双主任”配置,成都则由市长任主任。
除南京、成都外,5月以来,河南多个市委科技委也相继召开首次会议,包括洛阳、焦作、濮阳、周口、商丘等。
这不仅是科技创新领域的一次重要集结,更标志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推动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地方科技创新的多样化战略
在中国各地的科技创新版图中,不同地区正以其独特的战略重点,绘制着创新驱动发展的蓝图。
4月29日,河南省委科技委首次会议聚焦省内科研机构的发展。会议着重强调了汇聚高端人才、打造顶尖研究团队,以及加速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的重要性。河南省委科技委致力于解决制约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贡献中原智慧和力量。
早在2021年,河南省便前瞻性地成立了科技创新委员会,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双主任”,围绕中原科技城等核心区域,搭建起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
内蒙古自治区: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科技委则将工作重点放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两链融合”上。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明确提出,科技创新要紧密结合地区特色产业,如乳业、稀土和新能源,以此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集中集约发展。
在地市级层面,南京致力于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紫金山实验室等重大科研机构的发展得到重点支持。成都则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氢能等前沿领域,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针对性地部署研发任务。
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性与规范化
在国家和地方的双重推动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其研发投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仅是推动自身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的关键,也是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可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
然而,企业研发投入的规范化同样重要。规范化的研发投入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研发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也是企业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获得政府支持的前提。例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中,研发费用的规范核算是审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必须确保研发费用的核算清晰、归集合理,避免因管理不规范而影响认定结果。
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加大研发投入,规范研发管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创新,企业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也可以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站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该篇文章,主要解读科技咨询知识及传递、交流政策奖补信息,以便您学习或了解政策知识,请不要用于其它用途;
2、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并非来源于本网站,更非本网站提供,与本网站无关,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务,本网站对于该类商标、标识不拥有任何权利;
3、本网站不对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担保;
4、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仅系客观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该项目详细的资讯,请您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