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与评审专家的审核角度和方法有关。为了提高申请成功率,了解专家的评审方法和审核角度至关重要。以下是专家评审的基本判断方法和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专家评审的基本判断方法:
1、申请书及附件是否齐全与规范;
2、整体描述是否一致;
3、内容是否专业;
4、数据是否前后一致;
5、各部分的说明是否合理;
6、申报材料的逻辑关系是否对应。
往年评审专家评审过程中,申报企业往往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核心自主知识产权问题
1、企业获得的专利为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专利,并无实质性产品制造工艺发明专利,高新技术含金量不高,无法长时间在行业内形成核心竞争力。
2、企业获得专利权的方式是受让、受赠、并购等,对于专利技术不经过消化吸收直接应用生产,基本没有自主研发过程。
3、新申报企业知识产权全部为申请当年授权软件著作权的,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
二、企业人员问题
1、科技人员工作时间难确认。企业通过外聘研发人员时,工作时间难以判断,是否符合在岗183天的时间要求。
2、核心研发人员身份难确认。多数研发人员同时兼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判断此类人员是否参与研发活动,是否具备科研技能或科研时间。
3、研发人员比例不准确。由于人员总数难以确认,研发人员的比例也同样难以判断。
4、企业生产人员的范围不准确。企业申报是否能将未参加社会保险人员算作员工总数。
三、销售合同与发票对应问题
1、发票开具不明确。收入与产品对应关系不明确,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发票只写统称或标注代码。
2、研发项目通常采用专业术语或专用名词,销售合同多采用通用名称,项目情况与收入对应关系不明确。
3、收入范围难确定,对于产品和服务共同形成转化收入的情况,对应每项高新产品的范围难以确定。
4、收入数据难确定,由于会计日常记账原则和税务局认可的工作原则不一致,收入与日常申报资料数据不一致。
四、研发费用核算问题
1、对于未单独核算或专账管理的情况,研发费用归集不明确。
2、研发费用数据归集和比例分配不明确,实际支出的设备,人员,材料通常要同时用于多个研发项目,所以研发费用归集和比例确定难度大。
针对以上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供申报企业参考:
1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方面
1、专利类型与质量:企业应注重获取具有实质性的发明专利,以提高高新技术的含金量。
2、自主研发能力:通过自主研发过程,提高对专利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
3、提前规划: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前一两年提前规划申请知识产权,避免申报当年临时通过申请软著或专利来申报,提高得分。
2企业人员方面
1、科技人员工作时间确认:明确科技人员的工作时间,确保符合规定的183天在岗要求。
2、核心研发人员身份确认:区分研发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研发人员参与研发活动。
3、研发人员比例准确性:准确统计研发人员比例,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4、生产人员范围界定:明确生产人员的范围,确保申报数据的准确性。
3销售合同与发票对应方面
1、发票开具明确性:确保发票开具内容明确,与产品对应关系清晰。
2、专业术语与通用名称对应:在销售合同中使用与研发项目相对应的专业术语或专用名词。
3、收入范围确定:明确产品和服务的收入范围,确保每项高新产品的收入范围准确无误。
4、收入数据一致性:协调会计记账原则与税务局认可的工作原则,确保收入数据的一致性。
4研发费用核算方面
1、研发费用单独核算:建立专账管理,确保研发费用归集明确。
2、费用归集与分配明确性:对于共用设备、人员、材料的研发项目,明确费用归集和比例分配,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上述优化和完善的措施,企业可以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更好地应对专家评审和审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申请的成功率。
【本站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该篇文章,主要解读科技咨询知识及传递、交流政策奖补信息,以便您学习或了解政策知识,请不要用于其它用途;
2、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并非来源于本网站,更非本网站提供,与本网站无关,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务,本网站对于该类商标、标识不拥有任何权利;
3、本网站不对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担保;
4、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仅系客观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该项目详细的资讯,请您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