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
2025浦江创新论坛新闻发布会
一、论坛背景
浦江创新论坛自2008年创设以来,已连续举办18届。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2023年两次为论坛致贺信,俄罗斯总统普京、巴西总统卢拉、匈牙利总统舒尤克等各国领导人也曾为论坛致贺信或视频致辞。
浦江创新论坛坚持以启迪创新思想、传播创新理念、激励创新精神为使命,立足全球视野、国家需求、科技前沿,凸显国际化、聚焦专业化、关注青年创新,努力打造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国家重要科技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全球科学家、创业者集聚的交流平台。
二、本届论坛总体安排
今年论坛将于9月20日至22日举办,论坛主宾国为白俄罗斯共和国,主宾省为辽宁省。主题为“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
本次论坛将重点组织包括1场开幕式、1场主论坛,同时还有30场专题论坛,5场重要活动: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青年科学家座谈会、高端国际人才座谈会,“中白科技创新年闭幕式”,以及系列科技成果、创新成果发布等活动。
三、本届论坛主要特点
今年论坛立足国家需求、紧扣创新主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创新格局“新平台”。聚焦科技强国建设,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不断提升论坛战略决策支撑力。围绕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依托长三角创新共同体,联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东北全面振兴等国家区域战略,打造高水平区域协同创新平台。
(二)深化国际合作,构建创新协同“新枢纽”。为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论坛将举办中白科技创新年闭幕式和中白合作成果展,并举办“中白之夜”,进一步推动双边及多边务实合作。此外,论坛将举行中欧、中德、中瑞、“一带一路”等活动,集聚了海外90多家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参会。论坛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功能进一步显现。
(三)聚焦策源功能,启迪创新思想“新高地”。“主论坛”“AI for Science”“量子”等多场高规格专题论坛,邀请了诺贝尔奖、沃尔夫奖、图灵奖获得者等国内外重量级嘉宾,围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国际合作交流发表主旨演讲,论坛的思想深度和辐射广度进一步提升。
(四)培育未来产业,引领前沿赛道“新风向”。围绕培育未来产业,聚焦可控核聚变、具身智能、神经科技等领域,邀请国内外重量级嘉宾共谋未来创新之路。通过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和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论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功能将进一步强化。
PART.02
第三届中欧科技管理人员交流计划在京启动
2025年9月13日,科技部在京启动第三届中欧科技管理人员交流计划。来自15个欧洲国家的19名代表,以及来自欧盟和8个欧洲国家的12位驻华科技外交官将在北京、西安、杭州三地开展交流活动。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陈家昌表示,中国始终坚持以开放合作推动科技进步,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创新生态,愿以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为崭新起点,推动中欧科技合作迈上新台阶,为建设全球科技共同体贡献力量。
开幕式上,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庄嘉介绍中国科技创新最新进展,回顾中欧科技交往历程并对未来合作进行展望。欧洲空间局气候行动、可持续与科学部主任鲁尼·弗莱博哈根(Rune Floberghagen)作为欧方代表发言。弗莱博哈根表示,愿以此次交流活动为契机,加强中欧双方在共同关切领域合作,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问题贡献中欧力量。开幕式前,陈家昌副部长与参会欧方代表进行了座谈。
PART.03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与古巴副总理马丁内斯举行会谈
2025年9月8日,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北京与古巴副总理爱德华多·马丁内斯·迪亚斯(Eduardo Martínez Díaz)举行会谈。
阴和俊对马丁内斯副总理对两国科技合作的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阴和俊表示,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中古科技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未来,中方愿同古方一道,继续发挥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作用,支持联合研究,共建合作平台,密切人文交流,推动双方科技创新合作再上新台阶,为加快构建中古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马丁内斯表示,古巴高度重视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期待双方以建交65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双多边科技创新合作,携手应对共同挑战,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PART.04
工信部开展2025年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申报工作
一、孵化器运营主体(需为独立法人)需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通过“统一身份认证与单点登录平台”(网址:https://hjrz.chinatorch.org.cn/login)进入孵化器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按要求在线填报申报书(可同时申报标准级、卓越级,申报书见附件1、附件2)。
二、各地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孵化器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通过管理员账号登录“统一身份认证与单点登录平台”,按照《管理办法》要求对本地区申报书进行审核,并采取实地抽查等方式加强把关。符合要求的孵化器名单需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孵化器运营主体名称、孵化场地地址及面积。各地推荐的卓越级孵化器数量占总体推荐数量的比例不超过10%(向上取整)。
三、原国家级孵化器需登录孵化器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对有关数据进行更新和补充,并由省级主管部门对照《管理办法》标准级条件进行初核。
四、请各地主管部门于2025年10月15日前,将审核推荐的孵化器名单,包括孵化器申报书、汇总表及相关佐证材料纸质版(1份),以及原国家级孵化器初核结果,正式行文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孵化器税收政策另行通知。
PART.05
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在京开幕
9月11日,以“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在京开幕。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江苏省副省长李忠军、欧亚专利局局长戈利高里·伊夫利耶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向大会致贺信。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主持开幕式。
申长雨指出,当今时代已进入“万物皆互联、无处不计算”的数字时代。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支撑,数字时代催生知识产权制度变革。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健全完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同时依托数字技术推动知识产权治理效能提升。希望与会嘉宾围绕年会主题深化交流合作,推动数字技术与知识产权双向赋能、共生演进、融合发展。
邓鸿森在贺信中指出,当前,全球产业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迈入知识产权驱动型经济时代,众多国家加大数字经济与创意经济领域投入,数字创新正日益成为推动各产业创新发展的引擎。中国不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力度,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云基础设施等诸多前沿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愿同各界携手共同培育创新精神,让知识产权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催化剂。
李忠军表示,江苏始终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未来,江苏将进一步架起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跳板”,着力提升知识产权治理效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数字时代背景下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双重作用,提供江苏方案,作出江苏贡献。
戈利高里·伊夫利耶夫表示,广泛的国际关系有助于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并在欧亚大陆构建和平、稳定、互信与发展的共同空间。欧亚专利局的八个成员国通过多层级体系与中国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合作,并愿将合作提升至更高水平。欧亚专利局将继续与成员国及国际伙伴密切合作,推动欧亚专利体系不断发展,变得更加可靠、高效和便捷。
来自政府有关部门、学界、企业界的多位嘉宾发表主旨演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负责人、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各省区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人、驻华使领馆和国外有关机构代表、国内外企业代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代表等8000余人参加年会。
开幕式前,中外嘉宾一起参观体验了人工智能数字化互动和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对接活动。本届年会共设置1个主论坛和12个分论坛,与会嘉宾聚焦知识产权热点话题展开交流。年会还同期举行路演、大赛等多元活动,为业界展示最新成果、深化交流合作搭建平台。
PART.06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医药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2025年9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医药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推动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听取相关企业情况介绍及意见建议。
会上,10家医药企业负责人围绕基础药物研发、生产制造数智化、创新产品攻关、人工智能赋能、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深入交流,介绍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李乐成认真听取企业家发言,对企业家提出的建议和问题一一进行回应,并要求有关司局和单位认真吸纳研究,逐项推动解决。
李乐成指出,党中央对医药工业发展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产业规模和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高质量创新药产品不断涌现,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医药领域国际合作成果丰硕。新形势下,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迎难而上,以创新突破引领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李乐成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推进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实施制造强国与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意义,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推进医药工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重点任务持续发力。要加快实施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人工智能向医药全产业链深度赋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依规引导企业有序竞争,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和发展生态。行业企业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加大创新研发资源投入,不断擦亮中国医药品牌。
PART.07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出台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发〔2025〕11号)有关工作要求,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突出应用导向,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出本实施意见。
总体要求:
到2027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突破,应用更加广泛深入。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挖掘十个以上可复制、易推广、有竞争力的重点示范项目,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路径,培育一批能源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发创新平台,制定完善百项技术标准,培养一批能源与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探索建立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金融支撑体系,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模式,能源领域智能化成效初显。
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算力电力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绿色、经济、安全、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业务场景赋能,在电力智能调控、能源资源智能勘探、新能源智能预测等方向取得突破,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在关键场景实现落地应用。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能源相关研发创新平台和复合人才培养基地,建成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持续引导“人工智能+”能源高效、健康、有序创新,为能源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站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该篇文章,主要解读科技咨询知识及传递、交流政策奖补信息,以便您学习或了解政策知识,请不要用于其它用途;
2、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并非来源于本网站,更非本网站提供,与本网站无关,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务,本网站对于该类商标、标识不拥有任何权利;
3、本网站不对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担保;
4、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仅系客观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该项目详细的资讯,请您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